发布于:2020-05-03 13:24:10
0鸦片战争以后,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。
作为社会转型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生活和习俗,在力度和深度上,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。
一、交通、通讯和娱乐新时尚
背景:鸦片战争后,中外联系日益增多,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逐步推进,人们社会生活随之发生变化。
1、交通的变化
火车、轮船、汽车、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,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。
1、轿子、马车、木船
2、人力车、三轮车、自行车(19世纪中后期)
3、汽车(20世纪初)、电车(1906)
4、火车(1876)、轮船(1865)、飞机(1909)
... ... ...
自行车: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。
链式传动自行车发明不久就传到了中国,首先拥有它的是在沿海做生意的西商。
上海第一个拥有脚踏车的华人,据埃米莉·哈恩《宋美龄传》说,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。
1902年3月,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。这就是汽车。
汽车是由德国人本茨在1885年发明的,距当时仅17年。对广大的中国百姓来说,不仅见所未见,而且也闻所未闻。当一位'好事者'西洋人黎恒时将这个怪物带到上海时,上海人大开眼界,这是汽车首次传入中国。
... ... ...
2、邮政、通讯和娱乐的变化
近代邮政的开办和电报等通讯工具的使用,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。
人们的传统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,照相、电影、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。
【大众报业的发展】
1、历史渊源
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,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《邸报》,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。
2、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
(1)进入19世纪,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,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要的大众报纸的产生。
(2)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。
3、近代中国大众报业的兴起与发展
(1)1873年,《昭文新报》,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。
(2)维新运动中,国人办报形成高潮。
... ... ...
【广播影视的普及】
(1)第一座广播台:1923年,由英美报商创办“大陆报—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”(上海)。
(2)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: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。
(3)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: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。
(4)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: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。
(1)19世纪末,电影就传入了我国。在电影发明仅仅10年后,中国就有了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。1905年11月,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,在自家照相馆中的露天空地上,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──京剧《定军山》。
(2)《难夫难妻》——第一部短故事片(1913年)
(3)1926年,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尝试拍摄有声电影。同年8月,有声电影正式在美国上映。1931年,中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──《歌女红牡丹》
... ... ...
三、社会习俗的变化
鸦片战争后,特别是辛亥革命期间,易服饰、剪发辫、改称呼等成为社会潮流。
习俗风尚的变革
(1)礼仪:跪拜、作揖—鞠躬、握手
(2)称谓:大人、老爷、奶奶—先生、君、夫人、太太、小姐
(3)婚姻: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—自由恋爱
(4)葬礼:厚葬、土葬—文明、简洁、火葬
(5)断发易服、废止缠足:
(6)观念:旧道德、旧礼教——民主、平等
1)西方文明的冲击
2)中国先进阶层的推动
... ... ...
探究:新闻报道:在当今的中国,每到圣诞节或情人节,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全程投入,气氛愈演愈烈。与之相反的是在传统的中国节日,如端午节、中秋节,节日的气氛却是越来越淡化………
在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,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?
观点一:这是一种进步,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不断发展,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,西方文化的进入,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,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,与世界接轨。
观点二:这是一种文化侵略,西方文化的进入,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步步沦丧,特别当我们过着西方的圣诞节时,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,我们应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。
作为当代青少年面对东西方文明碰撞时,应该做出怎样的正确选择?
《近代经济与社会生活》近代经济、社会生活与文化PPT课件2 一骑红尘妃子笑;野渡无人舟自横。从这些诗句中,你能说说中国古代的主要交通工具有哪些吗? 近代中国又出现了哪些主要的时..
《近代经济与社会生活》近代经济、社会生活与文化PPT课件 学习目标 以张謇举办实业为例,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;以《申报》、商务印书馆等为例,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..